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论坛

东方智库|上海论坛主题报告:《全球多重挑战下亚洲的应对》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2-12-06

图片

编者按:

2022年11月25日,“上海论坛2022”年会开幕。以“全球多重挑战下亚洲的应对”为主题,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高校、学术机构、企业、政府和媒体等的嘉宾和代表参加论坛,共论未来亚洲发展。

上海报业集团东方网·东方智库作为合作智库,独家受权以图文方式,发布“上海论坛2022”年会系列相关内容;这也是东方智库进一步发挥媒体型智库“扩音器”、“会客厅”和“策源地”价值,提升国际性议题领域内容和品牌影响力的又一次巩固拓展。

以下带来的是上海论坛本年度主题撰写报告。


图片


报告简介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正以新的形态影响各国;国际冲突此起彼伏, 地区动荡不断出现, 平静而安稳的生活益发珍贵;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金融领域稳定性愈发脆弱,稳定发展难度增大;气候变化越来越极端, 绿色发展遭遇持续挑战,人类生存环境不堪重负;能源价格跌宕起伏, 粮食产量不确定性增加,饥饿人口嗷嗷待哺。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所有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总体而言,安全和发展这两大主题, 仍是全球多重挑战下的焦点问题。没有安全的国际环境, 各国发展无从谈起, 没有各国的合作与发展,  国际安全也会埋下隐患。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真正的发展是长期的、合作的、全体的发展。一个不断发展、繁荣、稳定、充满活力的亚洲, 符合全球各国、地区国家和中国的共同利益。当前,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间”,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不断创新的前沿。亚洲有能力、也有责任驱动全球发展,通过联络、动员和协调国际社会,在公共卫生治理、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地区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扶贫、金融、数字经济、减少不平等、互联互通等领域发出亚洲声音, 促进伙伴关系, 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上海论坛作为一个立足亚洲、致力于解决世界最紧迫、最关键问题的论坛,将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在当下的多重挑战下,积极探索中国和亚洲的发展道路, 为世界和人类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论坛 2022于11月25日正式开幕 。论坛组委会邀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团队围绕上海论坛本年度主题撰写报告。各报告聚焦相关领域中业已突显,且未来将更具重要性的关键问题及趋势进行研究,以中国为出发点,放眼亚洲与世界, 提出评论与核心观点,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图片



报告1

构建经济发展的国家理论

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将经济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但却忽视了国家作用。然而,国家引导经济制度的变革, 这样的国家能力充分保证了后发经济体能够启动经济增长,从而渡过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历史也表明,在发展初步阶段,中国、韩国和越南为代表的亚洲后发经济体采取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离不开国家的作用。本文将反思主流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忽视。我们还将分析中国的历史经验事实,探讨国家的作用。最后,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试图构建“经济发展的国家理论”。

报告2

增长新动能和普惠金融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正在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2008 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大海啸中,过去全球化繁荣时代所隐含的结构失衡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各国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提升经济活力的努力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这些年三大冲击更加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 的步伐,于是,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看上去 很多类似周期性的问题, 表现出来的是需求不足的现象,但实际上造 成这种格局的深层次的原因更类似世界经济陷入长周期的低谷, 供给 端缺乏增长新动能的问题。尽管现在美欧的高通胀、地缘政治的动荡、美联储加息引发的需求端财富收入的缩水和疫情持续的蔓延等负面因素又影响了市场的信心和经济活力,但是,世界各国确实在未来发展的动能上越来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更是高度重视双轮驱动带来的新格局和新变化,通过它们,来构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另一方面,过去崇尚丛林法则的市场竞争理念,也越来越凸显出“赢者通吃、阶层 固化”等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问题,这一现象也挑战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乃至国内矛盾向外渗透导致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倾向开始出现。所以,我们急需各个领域的经济学家和政策设计者能够汇集在一起,聚焦上述问题,开展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方案。这就是本届金融分论坛的宗旨。


报告3

金融数据治理中的数据保护和价值创新

金融是数据聚集与生产的富矿。随着我国关于数据安全保护的法律日渐完善,如何在数据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金融数据的利用,成为金融数据治理的重要命题。金融数据治理首要要求金融业机构建立金融数据治理的基本框架,开展自上而下的组织、标准与流程建设。其次,金融数据应当按照监管规定的指引开展数据分类分级与生命周期保护。再次,针对数据共享、数据跨境等数据流动中的特殊问题,应当遵循金融数据保护的特殊规范。最后,针对数据整合利用中数据共享的难题,应当利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数据的要素价值。


报告4

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

近年来,亚太地区整体实现快速发展,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 60%。考虑到人口总量、技术发展水平、文化多元性等因素,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安全格局中占据的位置越发重要。然而, 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新冠疫情等因素也对亚太地区秩序构成诸多严峻挑战, 保持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维护地区和平需要各方付出更大努力。中国高度重视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将亚太地区作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优先区 域。中国倡导“开放的区域主义”,反对脱钩、断链、筑墙的做法,反对在亚太地区搞阵营对抗。开放还是封闭, 合作还是对抗, 团结还是分裂,成为摆在地区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希望与地区各国共同守护和平,加强团结协作,擦亮全球治理的“亚洲时刻”。


报告5

亚太地区 ESG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传染性疾病等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导致社会各方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提高,各国更加关注环境、社会与治理等目标。尤其是新冠疫情冲击下,经济绿色复苏需求带动全球责任投资规模攀升,签署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的机构数量在2020年激增28%。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ESG既是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基础,也是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的重点关注领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绿色低碳复苏的过程中,积极倡导ESG发展理念,促进企业全面提升ESG意识,将ESG理念纳入金融系统投资和企业发展决策过程,有助于加快实现企业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ESG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社会各界对此愈加重视。特别是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60碳中和”目标以来,ESG政策和投资力度明显增强。从企业自身来看,以往的单一地追求财务目标的发展模式对环境、社会等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制约着可持续发展。


践行ESG理念其实是要求企业兼顾环境、社会责任等社会价值,大量的学术研究也证明了这些社会活动会促进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近几年ESG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众多机构都已将ESG因素纳入到自身的研究及投资决策体系中。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政策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自愿自主或者强制性披露ESG相关信息。一些企业意识到了ESG信息披露给企业带来的估值、融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回报,开始主动寻求ESG发展的规范化。


当前在我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讨论亚太地区企业能否通过践行ESG理念解决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获得更多有效的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多元化,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研发,进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ESG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ESG信息披露使投资者清楚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情况,发挥信号传递作用,能够解决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投资者对企业投资意愿,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其次在投资的过程中,运用ESG理念,投资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在ESG方面做得更出色的企业,通常更有长远规划,公司管理层也往往具有更高的前瞻性,长期来看更容易取得出色表现。因而投资者选择相关标的将会获得更好的回报和收益。最后,ESG投资能够把资本自身收益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资本的社会意义进一步提升。通过ESG鼓励和引导资本的流向,比如说低碳、绿色发展等更广阔的赛道,可以促进绿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本运作和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资本在更大的空间里发挥作用。


因而本文将围绕全球ESG发展概况、亚太地区发展概况以及中国ESG投资发展情况三部分展开,探讨目前企业ESG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报告6

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成就、挑战和路径

最近数十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LAC)的关系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和粮食危机、地缘政治紧张等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新挑战,中国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愿景,致力于携手并进,实现经济复苏、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在不断变化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回顾过去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改进深化中拉关系的路径。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

“阅读全文”查阅/下载报告:

图片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