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论坛

【2022高端圆桌】陈诗一:亚太地区企业ESG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  |  发布日期:2022-12-18

图片

2022年11月25日下午,由复旦发展研究院牵头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资产评估研究中心承办,韩国SK集团合作协办的上海论坛2022首场高端圆桌于复旦大学智库楼隆重举行。

图片

圆桌会议环节中,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教授“技术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工业部门实现碳中和”为主题进行了深度解读,为中国未来工业碳中和与碳减排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首先,陈诗一教授介绍了当前的碳排放情况以及本研究使用的方法:LMDI分解方法、能源规划模型和动态情景分析、径向距离函数。LMDI分解方法又称对数平均分解指数,是用来确定工业碳排放演化的基本驱动因素。基于能源规划模型和动态情景分析,陈诗一教授分析了2060年之前的工业碳减排途径。同时,利用径向距离函数估计二氧化碳的边际减排成本,并估算碳中性所需的投资。


陈诗一教授提出工业部门的碳减排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历史碳排放演变的基本驱动因素,得出“生产规模效应是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首要因素,而能效效应是导致碳排放量减少的关键因素”的结论。陈诗一教授接着基于能源规划模型和针对基准情景、碳中和情景和增强碳中和情景的三种情景进行预测。预测分解显示,2060年工业部门要实现碳中和,除了能源效率的持续改善,还需要发挥新的技术因素的作用,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效应、煤炭清洁转化技术效应、化石燃料结构优化效应。能源技术的变革意味着相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新兴技术和相应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大量投资。本研究对中国工业部门实现碳中和所需的投资进行估算,大约需要超过300万亿元人民币。对此,不仅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资的导向功能,也要动员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低碳投资。


嘉宾介绍


陈诗一,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同时任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以及应用计量经济研究。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刘诗白经济学奖,入选Elsevier 2020、2021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目前还兼任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主编以及《复旦金融评论》执行主编


【相关阅读——上海论坛】

本场高端圆桌是上海论坛2022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论坛”是目前在上海举办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之一。论坛创始于2005年,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复旦发展研究院承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论坛每年在上海举办年会。论坛以“关注亚洲、聚焦热点、荟萃精英、推进互动、增强合作、谋求共识”为宗旨,每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政府机构、知名企业、一流高校、著名智库和主流媒体精英参会,在全球治理、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生态治理、科技创新、文化文明等领域,围绕重大战略性议题和发展问题展开对话交流和思想碰撞,挖掘并形成政策研究成果与产品,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学术机构及智库平台做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