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已成为上海的国际名片
数字时代的城市形象传播有何新路径?10月23日,“上海论坛2023”高端圆桌暨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首届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城市形象是变动的】
现场演讲中,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斯科特·麦夸尔教授展示了一张照片,画面中的每个人都掏出了手机在拍照,“当下许多信息通过新媒体方式传播,并进行实时反馈,城市形象的传播不再是集中式而是分布式”。
在斯科特·麦克奎尔看来,对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公共空间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所在的研究团队曾在墨尔本人群聚集的广场,开展过一项互动项目,每位参与者在手机小程序输入父母的出生地后,大数据会在广场大屏幕上即时显示哪些城市与参与者的联系最紧密,这构建了一种新的数字空间和体验。
“城市形象是变动的,是随着形——框架的变化而露出不同的面容。”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说,我们总是习惯于从“景观”的角度理解城市形象,一提到城市形象,就好像是“站在桥上看风景”。城市形象不能被理解为形象城市,不是认识意义上的城市面孔,而是存在于记忆、经验和沟通实践之中。正因如此,城市形象是不确定的,而且是深受媒介以及沟通机制的牵引。
黄旦认为,城市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形态,更是人们普遍向往的生活方式。从媒介及其沟通形态来看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理解城市已经发生并可能发生的变化。各地都在推进数字建设,如何结合传统文化,来提供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值得思考。
【数字叙事的公共性】
如何在数字环境里讲故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陆晔教授,引用珍妮特·默里在《全息甲板上的哈姆雷特》中所说,需要具备四个基本属性:程序驱动、有交互性和用户积极参与、叙事展开的舞台是以可导航空间为特征的数字环境、百科全书式巨量信息储存的广阔且详尽的叙事世界。
陆晔介绍了一些讲述城市的数据可视化作品,比如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浦东的故事》《苏州河上有几座桥,岸边住着什么人》,澎湃新闻的《虹镇老街》《沿苏州河而行》等。在她看来,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叙事的公共性,“《繁花》作者金宇澄曾经说过,小说中俗世的悲喜、观望中的无力、繁华落尽的无奈,刻写的全部都是生命的辽阔,我觉得这是讨论数字时代下城市叙事的一个最重要的落点。”
不约而同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的发言也提及了《繁花》,“小说中有1500多个‘不响’,反映了上海人的处世态度,充满了‘灵韵’”。在现代艺术史上,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提出了“灵韵”这一概念,其内涵为即时即地、嵌入地方传统网络。
近来,上海的网红打卡点武康大楼热度不减,到底该看什么、为何是三角形、究竟是1栋楼还是3栋楼……引来许多热议。与此同时,武康大楼也带动和激活了周边区域。孙玮认为,智能时代下的城市形象体现在个体交互、嵌入日常生活中,“大众个体化的生活实践,才是突显城市形象的‘灵韵’所在”。
【“生活”是上海的城市数字形象关键词】
“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其生成过程更在不断重构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建构社会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想象,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内涵。”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教授认为。
今年3月,该所与IP SHANGHAI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联合发布了《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研究报告》,选取了20个全球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国际主流媒体数据库、国际社交媒体和全球互联网搜索引擎采集2022年度相关数据,衡量评估各城市的数字传播水平,描绘了全球城市数字传播全景图。
其中,“生活”是上海的城市数字形象关键词。“上海呈现的数字形象与丰富多彩的城市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生活的背后是活跃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用数字影像描摹出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徐剑举了一个例子,拥有8530家咖啡馆的上海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咖啡已成为上海的国际名片,其背后折射的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创新和包容。
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韩国延世大学城市社会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联合发起的“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在论坛上正式成立。此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与IP SHANGHAI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文汇智库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