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上海论坛2023”高端圆桌暨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首届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与IP SHANGHAI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文汇智库共同主办,旨在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回应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邀请亚太地区顶尖高校的城市传播领域著名专家,立足数字媒介技术建构亚太地区城市传播新型网络以及城市形象传播方式变革的新经验,聚焦“数字生活与城市形象”,探索数字时代城市形象塑造的新路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陆晔教授、副主任潘霁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教授,澳大利亚国家荣誉院士、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Scott McQuire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Audrey Yue教授,韩国延世大学城市社会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Yong-Chan Kim教授等海内外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海内外知名学者齐聚复旦,共创亚太城市研究联盟
论坛在复旦大学子彬院开幕,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她援引中外城市研究思想指出,当前全球化、城市化、数字化三股浪潮交织是世界发展的巨大动能,全球迈入城市社会,异质交流、包容多元、激发活力、创造梦想的城市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崛起的数字媒介在城市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是全球各类危机的主要发生地,而应对危机的方案也正在于城市。城市传播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聚焦媒介连接、沟通的革命性力量,重点探讨数字技术对于城市文明的重大影响。“亚太地区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这一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旨在汇聚亚太城市传播研究的学者,如“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创造基于亚太城市地方经验的研究与对话平台。这也正契合今年上海论坛的主题,“包容性全球化:亚洲的新责任”。
图为孙玮教授正在为开幕式致辞
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的建立,经过多年的筹备与积累。联盟发起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自2016年起持续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顶尖院校的研究机构牵头组织全球范围的“可沟通城市”论坛与工作坊,至今已经在首尔、墨尔本、上海、芝加哥、新加坡、伦敦等地举办了7次。在这些全球范围的交流与合作中,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以及亚太地区其他顶尖院校的研究机构有感于亚太地区城市沟通的特殊性,考虑到当下数字媒介技术拉近了亚太地区各个城市的距离并深刻改变亚太城市的沟通关系,中心联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韩国延世大学城市社会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发起倡议成立“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本次论坛也是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正式成立后的第一项学术合作盛会,会议基于数字媒介深刻改变市民生活与城市形象传播的状况,聚焦“数字生活与城市形象”,立足上海、东京、首尔、新加坡和墨尔本等亚太地区全球城市数字转型和形象传播最新实践经验,探索数字时代城市形象传播新路径。
以沟通为视角——重新定义城市形象、激发城市独有灵韵
随着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突显,传播与沟通越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要素,“城市形象”的定义、实践与内容,也在沟通媒介的演变中发生着剧烈的转换。澳大利亚国家荣誉院士、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斯科特·麦夸尔(Scott McQuire)教授认为,当下的城市具有不同以往的流动性,互联网络与多样化的可移动设备重塑了城市生活,数字城市传播,不仅是跨城市的,甚至也是跨国的,在新的数字语境之下所生发出的新经验,也必然会带来新的实践与研究范式。投影作为一种深嵌于日常生活的数字艺术实践,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活动。投影这种介入建筑的展示方式拉近了城市与人的关系,同样也赋予了建筑一种互动与沟通的意涵。
图为斯科特·麦夸尔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以“城市形象的变迁:以沟通为视角”为题,城市空间之意义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外在于人的符号集合,城市形象存在于记忆、经验和沟通实践之中,深受媒介及其沟通机制的牵引,不同媒介所带来的不同理解框架,会形塑出完全不同的城市形象。从竹枝词中的“望台忽报轮船到,遥见青天十里烟”的贸易之都,到李欧梵笔下光怪陆离的摩登享乐之城,再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数字智慧城市,上海的形象不断的随着媒介之不同而转换着。从媒介及其沟通形态来看城市形象,不只是为改变景观式的城市形象观,也不只是为说明城市形象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以理解城市已经发生并继续将可能发生的变化。
图为黄旦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以“感性的城市:智能时代的媒介与城市形象”为题,涉及小说《繁花》中的1500个“不响”表现上海人的独特个性;路易威登首个中文播客小宇宙“侬好,上海”描绘苏州河、黄浦江的味道、梧桐树的植物景观;“武康大楼转一圈”公益活动将网红打卡由“点”及“面”,带动周边区域的文化复兴等等,展示了大众个体体验的、全感官在场的上海城市形象的“多棱镜”。她认为,“城市形象”不再主要依赖大众媒体作品的集体观赏,而是通过智能与数字技术,在市民与城市的日常交互中展现、汇聚,这才是智能时代城市的“灵韵”。
立足本土数字经验,探索城市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传播不仅为我们理解数字技术对当前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更拓展着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边界,创造出新的城市研究范式与田野。今天的数字媒介既代表国家的实力,又构成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基础,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形象面向普通市民传播的重要窗口。
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陆晔教授以城市的数字叙事为切入口,展示了当下的数字技术如何以可视化等手段进行上海不同地铁站周边的市民喜好、北京各区之间的“北京话”有何不同、苏州河与当下热门的城市行走又有怎样的关系等的叙事。她强调,数字城市叙事超越了过往宏观、概括式的城市生活描写,而是以可视化、滚动故事、城市项目、另类表达的方式汇聚起无数渺小的个体,从而深入地展现出城市的情感和细节。
图为陆晔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燕珊(Audrey Yue)教授强调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数字福祉的重要性。智慧城市的高度数字化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效率和优化,但也在社交关系、健康消费、就业参与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保障城市的“数字福祉(digital well-being)”具有足够的韧性是未来研究与实践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数字化的社会关系、健康、消费、工作关系与社会参与等角度,能够为我们搭建起考察智慧城市韧性的模型。
图为余燕珊(Audrey Yue)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韩国延世大学城市社会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金永灿(Yong-Chan Kim)教授围绕“数字城市是否无关紧要”这一话题展开分享,探讨城市传播在21世纪、尤其是后大众媒体时代的“相关度”危机。他指出了媒体作为空间的概念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及相关性危机与超级相关性危机的区别,强调数字时代对城市空间和个人联系的影响,以及全球IT公司在相关故事中获取经济和政治价值的问题。此外,还分析了社交媒体与社区变迁、商业媒体平台等的关系。
图为金永灿(Yong-Chan Kim)教授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教授发表了题为“全球城市形象的数据挖掘与IP识别”的演讲,通过对20多个全球城市在国际主流媒体数据库、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中呈现出的城市形象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描绘全球城市数字传播图景。徐剑教授认为,城市形象已从搜索引擎的奇观中出走,成为个人诠释自我与美好生活的背景。其中,“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是上海的城市数字形象关键词,徐剑教授以IP SHANGHAI城市形象平台实践为案例,与国际学者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城市形象研究,助力上海传播范式走出去。
图为徐剑教授正在进行开场演讲
主题演讲结束后,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主持圆桌对话,在场专家就传播技术变革如何改变城市体验、个体如何参与城市形象的创造等问题各抒己见。陆晔教授、孙玮教授等认为,城市形象不是统一的,不同媒介圈层、不同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城市形象,这其中充满了丰富性和张力,其中,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体验是理解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维度。金永灿教授认为,个人参与到城市形象的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如何打破刻板印象、创造出异质化的形象以彰显个体生活的意义值得进一步讨论。麦夸尔教授提出,尤其要重视数字媒介创造的新型城市体验和社会交往方式,多元的个体实践恰恰提供了城市形象多样化的可能性。圆桌还重点关注了城市公共艺术与形象传播、短视频与网红城市建构、韧性城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媒介与城市形态建构等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数字时代城市形象传播新经验、新问题,探讨数字时代城市形象传播新路径。
图为潘霁教授正在主持圆桌对话
讨论接近尾声,黄旦教授总结道,城市形象并非一个整体,而是多个复杂交织的形象,今天的讨论体现了,城市形象涉及经济、政治、自然、历史、文化等多个维度,本次会议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城市形象,不同学者又从不同维度理解城市传播,某种程度上已瓦解了我们过去对于城市形象的认知。数字技术对城市形象的创造有独特影响,未来城市形象的模样还是未知数,需要我们持续推动对城市、对传播的理解,期待下届可沟通城市论坛相聚,在不同的城市探索不同城市形象的变化。
积累十余年成果,展示中国传播学者对于都市文明的贡献
此次论坛上,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还对十余年来基于城市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展示。作为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唯一在2016年、2022年两轮教育部评比中连续获评优秀的基地,中心依托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以“数字城市传播”研究为聚焦点,力求不断创新开拓我国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积累了大量成果,并以城市传播为锚点汇聚澳洲、北美、欧洲、亚洲等地的国外研究者,定期开展学术对话,持续搭建论坛等优质且活跃的对话和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心积极回应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要精神,从学术的角度出发,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市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等重大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由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与澳大利亚国家荣誉院士斯科特·麦夸尔(Scott McQuire)教授共同主编的可沟通城市专题论文集《可沟通城市与都市公共空间(Communicative Cities and Urban Space)》(英文版)一书已由Routledge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书中,中国学者突出展现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伟大实践和独特创造,回应数字城市建设这一中国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展示中国对于人类都市文明的传播学贡献,力求与世界对话的情况下创新我国本土学术话语体系。中心的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如“城市传播译丛”,也在论坛上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