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的“上海论坛2023”在陆家嘴开幕,此次论坛以“包容性全球化:亚洲的新责任”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嘉宾参加,共同为探索亚洲推动、引领、实现全球包容性发展道路建言献策。
这也是时隔三年,上海论坛全面回归线下,恢复疫情前规模。参会嘉宾中,来自境外的专家学者占比接近五成。
参会学者表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人类社会在全球化进程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打开了新的机遇大门。
“上海论坛举行至今已有18年,论坛始终聚焦人类共同关注的现在和未来,已经成为中外学术界、政商界和媒体界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的平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介绍,上海论坛的举办,是复旦百年校庆以来每年学校的一件大事。
同时,上海论坛也在18年的进程中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校形象的一扇窗,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参加论坛的海外嘉宾比例都在50%左右,国际化程度高成为论坛的重要标志。
金力认为,“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里举办的上海论坛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与一所现代化高等学府的双向互动,是复旦大学全方位融入上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力谈到,疫情三年并叠加外部因素,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很大。但是,今年以来,复旦大学院系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人次迅速回升,国际友校来访的频次急速增加并表达了继续交流的热切意愿。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聚焦“国际经济、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全球发展与治理、地缘政治、数字安全与开放”五大版块,设置开幕式、5场分论坛大会、18场子论坛和6场高端圆桌,20余份主题报告。各分论坛打破以往的相对独立性,汇聚同一版块内的子论坛嘉宾代表,展开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以此发现学术新问题、构建理论新思路、探索研究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