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733048.html
已借调到北京工作的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5月25日以演讲嘉宾身份出现在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会场时,他的关注点与此前显得不同。在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智慧》演讲中,方星海不仅谈到了他此前常常谈的人民币国际化等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密切相关的话题,同时,他还提到了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生育政策等国计民生的内容。
此前有消息称,方星海已经离开上海调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不过,目前以方星海本人的话得到的印证是“借调”,“我最近借调到北京去工作了”。
在本次论坛的演讲中,方星海客观阐述了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过,他也更自信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这也是他演讲的主旨所在,即在全球化的格局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去做我们能做的事情,这就是中国机会。
方星海把中国机会归结为“八点”,其中前四点主要谈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问题。
第一点,中国现在处于对外开放非常有利的位置上,原因在于很多行业,比如汽车、化工、金融服务等,从增量来看,中国在全球基本都处于领先位置。任何一个大型跨国企业,都不太可能放弃中国市场。这样的优势地位,使得中国能够吸引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到中国,从而带来新的技术。
第二点,方星海认为中国的机会还在于中国要做其他国家不太容易做好的事情,就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兼并。中国国内市场非常大,很多国外企业因为中国市场而愿意被中国企业兼并,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例子可见一斑;而且中国的资金实力非常强大,国内的银行在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兼并方面已经能够给予有力支持;最后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发了一些适合在发展中市场上适用的技术。
第三点,服务业在中国出现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市场特别大。方星海说,如果在服务业方面有更大的开放,相信我们会吸引全世界非常好的服务业公司到中国来开展业务,迅速提高我国服务业的质量和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点,在对外开放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这是方星海本人在上海金融办主任位置上多年来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方星海称,人民币现在是一个潜在的国际货币,如果大家能有进一步的共识,着力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人民币是非常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货币,至少是贸易货币,再发展成投资货币,最后成为储备货币。
方星海对于中国机会后“四点”主要着眼于对内改革。他说,中央政府可以发行相当多数量的长期债券,比如说30年国债。方星海认为中国国债14%的GDP占比是非常低的,发行长期国债,短期之内可以迅速促使国内需求上升,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对金融市场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如果说这些长期国债利率有5%以上的收益,相信很多普通老百姓愿意投资,现在很多钱投在影子银行等各种不规范的理财产品的状况会有所改变。
方星海还对“只生一个孩儿”的人口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如果一些业界精英因为生两个孩子就不得不辞职,这已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损失。他说,计划生育在中国是需要的,但是简单的一胎化政策需要改变。如果我们的出生率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城市的出生率,内需就会上来,这些人就是我们经济增长动力,“希望这件事我们的高层决策者能够尽快作出恰当的决策”。
老家是温州的方星海对民间资本有更多的耳濡目染,他也谈到了应该让民间资本进入更多行业进行投资的问题。
最后,对于中国的城镇化,他说要把诸如户口政策等这些阻碍人口经济发展正常流动的障碍去掉,使城市化有更快的、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推进,这会对内需产生巨大的推动。
方星海的演讲正能量充沛,“中国这个国家问题很多,但是我们机会更多”。他说,只要我们把风险想透,把处理风险的措施想清楚,做好安排,我们就可以大踏步地推进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处理风险,经济就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已在北京工作的方星海不再像过去那样谈论更多的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次的演讲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不知这些全局的话题是否将是他未来更长时间可能要常常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