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见习记者 刘时玉)汇集政界、学界、商界精英的“上海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国际学术论坛之一。5月25日,“上海论坛”2013年年会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序幕。据悉,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亚洲智慧:在多元中寻求和谐发展”,500多位国际政、商、学界的杰出人士齐聚一堂,为上海、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激扬文字、建言献策。
10个分论坛4场圆桌会议 聚焦亚洲发展
据介绍,“上海论坛2013”分别围绕“经济·金融”、“政治·法律”、“城市·社会”、“环境·能源”等主题探讨中国与亚洲的发展问题,下设了“增长奇迹之后的亚洲:困境、挑战与选择”、“亚洲智慧:化解纷争之道”、“崛起的亚洲可再生能源:从新技术、新产业走向新市场”等10个分论坛。
此外,今年上海论坛的高端圆桌会议将聚焦“揭开全球安全资产缺失之谜”、“智库对话:新机遇、新领导、新责任、新政策”等4个场次议题。与会的政、商、学界代表将分别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出发,针对国际社会一系列具有前沿性、挑战性和交锋性的话题进行探讨。
据悉,本次论坛举办时间为5月25日至27日,在为期三天的会议和研讨中,将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代表参与研讨。世界银行前总裁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美国杜克大学副校长迈克尔·默森(Michael Merson)、上海市金融工委副书记方星海、复旦大学金砖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等知名人士都加参加此次论坛。
求同存异 为社会经济发展“点石成金”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上表示,自2005年以来上海论坛已经成功地举行了七届,本次是第八届。七年来共有逾2300名国际精英出席了上海论坛,搭建了“学界、政界、商界”三方交流互动的平台。
杨玉良呼吁国际各界人士要善于“求同存异”,在充分尊重彼此立场和差异的基础上,在理性、开放和自由的探讨与对话当中,发挥学识与智慧,寻找和平共存、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和谐发展之道。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对此次论坛的意义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可持续性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体系,全球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获得繁荣的发展。亚洲人民对彼此间的合作具有非常大的热情,希望让上海论坛成为的一个重要平台,给亚洲经济带来点石成金的效果。”
如何利用论坛资源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说道,高校是天然的思想库,在提供创新思想和建设性的公共政策建议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复旦大学在多方面支持下打造的“上海论坛”,多年来为各界交流思想、增进共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促进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