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论坛

《上海论坛共识》发布 展望亚洲合作与发展

来源:上海论坛  |  作者:陶韡烁  |  发布日期:2013-05-27

本网讯(通讯员 陶韡烁)今天(5月27日),为期两天半的“上海论坛”2013年会在复旦大学顺利闭幕。500多名位国际政界、商界、学界精英代表就亚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这场思想与智慧的交融,将为亚洲的繁荣谱写出新时代的强音。

据介绍,此次论坛围绕“亚洲智慧:在多元中寻求和谐发展”的主题。500余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政界、商界、学界精英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个分论坛、圆桌会议的话题涉及就政治、金融、政治、法律、健康、城市、社会、环境、能源等领域。

在论坛闭幕之际,2013年度《上海论坛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对外公开发布。

《共识》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举步维艰,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显著。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与机遇,亚洲正面临着新的契机。这就要求亚洲利用自身的独特智慧和文化优势,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和困难,在差异中追寻共存与和谐发展。

此外,《共识》认为,亚洲智慧的核心是包容促团结、和谐创繁荣,必须深化区内经贸合作,推动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让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让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另外,《共识》建议,亚洲需要更具前瞻性地引领科技创新,需要更科学理性地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亚洲需要更积极稳健地探索管理制度变革,需要更具耐心地促进区域事务合作,需要更富韧性地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共识》还最后得篇章写道:“历史经验表明,亚洲的活力要真正在转化成亚洲崛起,就需要全亚洲团结起来,在多元中寻求共识,在和谐中实现发展。亚洲各国应充分尊重彼此差异,充分协调彼此立场,充分开展务实合作,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充分实现互利共赢。亚洲智慧,是全亚洲人民的财富,是亚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多元中实现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石。”

据悉,此次论坛闭幕式上,德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环境与资源经济及环境管理所所长安德瑞·吕谢尔(Andreas Löschel),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伊莲·芮(Hélène Rey)应邀发表了主旨演讲。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在闭幕式上致辞。复旦大学副校长冯晓源主持了闭幕式。

 

【相关链接】

2013上海论坛共识

 

时代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亚洲应从历史和现实中充分汲取经验,利用自身的独特智慧和文化优势,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和困难,在差异中追寻共存与和谐发展。本届上海论坛以“亚洲智慧:在多元中寻求和谐发展”为主题,所有与会代表就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广泛讨论。亚洲智慧的核心是包容促团结、和谐创繁荣。亚洲各国必须相互尊重并凝聚起智慧并将之转化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念、战略、制度、政策与行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亚洲需要更具前瞻性地引领科技创新。
      应对时代挑战的关键性因素是科技创新。亚洲各国应洞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探索并引领新能源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技术路径与应用领域,建构符合本地区资源禀赋特征的现代能源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制度内化于本国或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带动新兴产业的成长,创造新的市场,催生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亚洲需要更科学理性地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
      第一,亚洲各国要继续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合作,在WTO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框架下增加贸易,并从制度上推进亚洲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国际分工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对内则通过完善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提高自身的效率,提升对域外出口的竞争力。
      第二,面对实体经济的挑战和契机,亚洲国家应通过加强广泛的合作,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共同推动亚洲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合作向着更深的层次迈进,缓解东亚地区金融体系不稳定风险,增强抵御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
      第三,要切实提升亚洲经济一体化水平,将亚洲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金融货币合作所推动的亚洲区域内主要经济体进行产业重组作为主要抓手。

三、亚洲需要更积极稳健地探索管理制度变革。
      第一,在亚洲地区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亚洲国家需通过城市管理创新和社会体制创新,应对更加复杂的城市管理和社会生活变迁带来的挑战,创造美好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第二,面对以新媒体为标志的第四次传播革命,亚洲各国政府应该与时俱进,以开放心态应对网络信息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变迁,逐渐完善适合现代信息社会的新闻传播规制与管理体系。
      第三,亚洲各国需要通过合作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寻求公平高效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给卫生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探索具有各国特色的全民保健之路。

四、亚洲需要更具耐心地促进区域事务合作。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亚洲各国应积极寻求区域合作,增进互信,共同应对和治理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并增强亚洲各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发言权。
      在法律合作方面,法律多元性为法律智慧的丰富提供了条件,法律智慧为国家间的法律统一提供了依据、创造了条件。亚洲各国应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争端解决机制,依据国际法原则来解决区域内的各种争端以及问题。同时,也应尝试推进部分民事法律在主要国家的统一化,探索亚洲法律智慧的交融与和谐的新途径。

五、亚洲需要更富韧性地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亚洲的主流。解决当前存在的纷争,要按照立足亚洲、多方借鉴,循序渐进、和平自主,合作共赢、价值整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尊重和遵循亚洲人民的共同意愿和福祉,以寻求地区普遍和平、全面发展与繁荣为目的,致力于各类问题的解决。

上海论坛2013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欧美国家纷至沓来的危机,亚洲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亚洲的未来必将像历史和现实呈现出的一样多元多彩。历史经验表明,亚洲的活力要真正在转化成亚洲崛起,就需要全亚洲团结起来,在多元中寻求共识,在和谐中实现发展。亚洲各国应充分尊重彼此差异,充分协调彼此立场,充分开展务实合作,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充分实现互利共赢。亚洲智慧,是全亚洲人民的财富,是亚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多元中实现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石。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05/27/522990.html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