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论坛

席勒:需改善金融系统的功能性

来源:上海论坛  |  作者:相惠莲  |  发布日期:2014-06-20
世界上每一个人,包括亚洲人,需要进一步地改善我们金融系统的功能性,让金融系统更多的和人进行互动,具有更多的包容性,让金融系统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更崇高的目标。”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在5月24日召开的“上海论坛”上呼吁。

席勒认为,中国经济从1987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的金融发展和民主化进程并不平坦。由于证券市场缺乏合理的卖空机制,行情看涨时,投资者纷纷入市炒作,行情看跌时又纷纷离场,导致股价大幅度波动。如果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需要维持机制的稳定性,中国可以向西方学习包括金融创新方面的一些新动作。

席勒称,中国需要加强在刺激贷款方面的努力,这也属于金融创新,能够让信用程度不高的人获得贷款。“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听上去像一个魔鬼,在未来需要找到一条正确合适的出路。”

他同时认为,银行在抵押贷款方面需要进行分级,并且鼓励在道德和理论方面的金融创新,其中包括公益企业、众筹、社会效益债券。

他提到,众筹网站让每一个个体能够以公司的形式开展投资,提供了小额信贷和小额金融资产的借贷方式。据他介绍,美国JOBS法案的一份协议中提到,未来将会促进大规模众筹的资本融资活动,以促进更多新兴公司的发展。

席勒表示,慈善文化是自由系统和自由市场的一部分。在自由市场之中,一些人掌握了金融的技术,并因此获得了大量财富回报。在掌握财富之后,人们需要有社会公益的意识,将钱回馈给社会,回馈给未来,这也是中国社会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为增强人们的慈善感,他认为,中国能够做的是改善税收系统,让慈善税款从个人所得税的应缴税款中得以扣除,这意味着富人将钱作为慈善款捐出去以后就不会被征税。中国目前对可减免税的慈善捐款的种类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未来应在这方面有所放松,鼓励人们更多地捐款。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