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十年的长期努力,必须从培养人到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一起努力。
记者:徐盛洁
记者:德班气候大会去年底刚刚结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也在去年12月正式成立。您觉得我国要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更多成果的话,在新能源的使用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实际的举措?
李俊峰:我们现在还需要加大一些市场的开发力度。目前我们国家产业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市场还是存在些问题,需要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否则的话很难有大的作为。现在新能源的使用比例还很低,“十一五”期间提高了一点,但是去年又下降了一些,到现在整个比例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还得要扩大市场。
记者:外界对于气候谈判大会很关注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大国责任的问题,国际上有一些质疑、争议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我们又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您怎么看待这种争议?
李俊峰:这个责任和义务应该要和国家的发展背景、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谈水平不谈发展阶段只谈责任这是很没有意义的。处在不同阶段就应该相应承担不同的责任,比方上小学的时候不可能承担大学生的责任,在大学的时候不可能承担研究生的责任,这个就和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要先考虑了这些再去谈国家的责任。节能减排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但是所谓“大国责任”并不是说你想承担就能承担得了的,就好比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去承担一个18岁的男孩要去承担的事情,他是不可能做到的,再逼也没有用。其实说到责任,大国小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必须要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现状,在衡量国家能力后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才是合理的,才是有意义的。
记者:节能减排是我们国家持续在努力的工作,那您预计未来十年我们在此可能会达到怎样的成就?
李俊峰:我们希望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要达到15%,但是现在看来困难很大。主要是因为各种变化因素很多,包括有经济发展问题,化石能源增长问题,还有核电、水电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到时候我们能不能完成这个15%的目标还有很大的悬念,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但是现在来看,未来十年不确定性实在太多,只能说尽力而为了。现在强调的是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能这些新能源,安全发展核电等等,大家对此也都在规划,但是具体措施现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吧,现状还不成熟。
记者:新能源这方面,之前您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时候多次表示新能源的发展目前要强调自主创新的问题,那您觉得我们现在新能源的发展怎么样了,在自主创新方面有突破点了吗?
李俊峰:自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十年的长期努力,必须从培养人到机制、体制、政策等方面一起努力。目前我们国家的研发体制和创新的要求是极其不适应的,这个需要做出很大的机制上改善,没有这个改善空谈创新毫无意义。比如相比于西方国家,我们不重视人才。同样一个科研项目,中国和美国相比,美国一个科研项目用来支持创新人工费用的大概占到60%-70%,但我们的人工费用支持不超过5%,其他钱多数只用来买设备,对人才的努力这么不重视何谈创新。
不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看得太低,把设备价值看得又太高,这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我们一向在设备投入上舍得花钱,买了很多装备,建了很多大楼,但在人才上却始终没有放开。美国也好,德国也好,想想有多少中国人正在给他们打工啊,多少人高薪把中国人聘过去,但国内就没有办法来留住人才。长期坚持现状一直不改,后果实在堪忧。
记者:您觉得上海作为一个这么发达的城市,该怎么实现低碳发展呢?您有什么建议吗?
李俊峰:我三四年前在上海也谈过同一个话题,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我看来现在不用一味考虑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慢下来,要在整个环境质量、生活质量水平上和国际去接轨。我们有一批很好的大学,比如复旦大学,我们的大楼不比国外的差,我们的实验条件不比国外的差,但差距就在我们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上海的发展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去提高、完善这些东西,从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去改善。今天我们的大学校园不需要建得更大了,我们的大楼也不需要修得更好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好地、实实在在地提高生活质量、水平,这样的思路或许比计较我国GDP又涨了多少来得更重要。
这虽然是一个长远的工作。但一定要先有一个紧迫感,必须有寻求改变的想法!刚才我说的不尊重人才、创新机制落后的问题如果仅仅靠资金的投入而在体制机制上不进行根本性变化的话是解决不了的。而上海在这方面可能要先走一步,带头做出改变,整个国家范围内的改变一时半会儿或者很难,但一个上海市可以先行动起来,我很希望看到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先带好这个头。
李俊峰简介: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