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耿璐
记者: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反常天气现象愈来愈多,很多报纸报道时会把这归因为“全球变暖”,那么您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葛剑雄:这种说法很笼统的。实际上,我们对人类、气候变化的了解深度与广度都是有限的,尤其从时间序列上来讲,我们能用仪器观测气候的时间很短,例如上海,只有140多年,全球观测最长的点也不过一百七十年,那么用这样一个有限的知识去解释长时段的变化是很不够的。另一方面,一代人的感觉并不能代表气候变化的全部。比如上海的极端最高气温就并未被刷新,现代人从小生活在空调环境中,对冷热的感受会特别的强烈,同时,观测地点周围发生了巨大变化。140年前的徐家汇都是农田,现在都是高楼,“热岛效应”也会影响观测数值。因此,一概地说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是过于轻率的。
记者:那么您对于反常天气的原因,倾向于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加速呢?
葛剑雄:现在讲这些判断,为时过早。目前很多人极端地认为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和碳排放增加的结果,但是这样就很难解释工业化阶段前也同样出现的极端的天气。以我们的观测,以往几千年里面也有好几次以一千年左右为周期的冷暖变化。但是反过来,这些年的记录也的确证明碳排放的增加是起了作用。
实际上,最科学的讲法是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合力。但是究竟哪一种为主,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此,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同时,我们还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自然本身。因为自然本身产生的能量往往比人类大的多。例如,菲律宾皮那图博火山爆发,仅仅这一次爆发就使亚洲的随后几年北部冬天平均气温下降了。原因是火山的尘埃弥漫在空中,挡住了阳光。那么如果几座火山同时爆发呢?正如我发言中提到的,现在还有很多我们没法解释的不可预测的原因。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谨慎。
记者:那么人类在生态圈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又应做出些什么呢?
葛剑雄:人类仍然是生态圈的中心,但是我们要担负起责任。人类更多的应该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追求精神的进步。很多反应是不可逆的,主要能源是一次性的,尽管理论上讲物质不灭,但是等到能源再一次形成,不是我们可以预测到或等得到的。
记者:不管是政府制定政策,还是企业在建立初期的规划,都会考虑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那么两者之间是否永远是矛盾的,是否可以磨合以及寻找到平衡的状态?
葛剑雄:两者之间永远有矛盾的,而且不可能绝对平衡,仅仅是相对的。追求一劳永逸的、只有利没有弊的方案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我们只能在利和弊之间,寻找利益的最大化,把弊端尽量减少。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总会产生矛盾。实际上,人类历史上每一个进步都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代替了自然环境;人类学会了用火,从生食到熟食,这中间也耗费了大量燃料;即使是目前很热衷的风能开发,在草原上建的风力发电机,也影响了风塔下的草的生长,并且在我国这样一个多风沙的国家,风沙对发电机的侵蚀是很严重的,那么这些机器会较早的报废,被替换下的废物也是浪费;而像太阳能用的防护材料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我们无法找出完全的“利”而无“弊”。因此要尽可能控制在适度范围下,权衡利弊后找到比较合适的程度。
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规则,不是感情。极端的环保主义我是反对的。它们认为,只要是环境就不能动。但环境的最后中心还是人类,但是我们所讲到的人类中心不是狭隘的个别的,而是广大的人类利益,包括我们的后代。这样的中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还会是主流的。人类需要更理智的、更具有智慧的担起这个责任。如果轻易的避而不谈人类中心,也是我们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贫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低,资金不够,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发达地区不同。那么这样的贫穷地区经济发展还是首要的么?
葛剑雄:首先,发展是硬道理。我很赞成一些学者提出的,我们发展需要改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生活。如果让贫穷的地区为了环境保护放弃工业化,是不顾伦理道德的。固然,我们希望欠发达地区一开始拥有更好的环保理念,但是不能指望欠发达地区做牺牲。现在碳的购买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金钱与环境价值不完全对等。
其次,他们的发展,除依靠自身的提高外,发达地区和国家也负有责任,要主动帮忙制定正确的政策,借鉴自己的教训,使他们有比较高的起点,一开始就拥有较好的环境理念,同时给予资金、技术的支持。因为今天的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不是这些未开发的地区造成的。地球是无边界的。
现在一些城市往往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农村,这种饮鸩止渴、以邻为壑的行为我们必须制止。例如,水源地尽量不要发展污染的工业化,用水的地方给以一些补偿,上下游是一个共同的利益体。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国家、一个地球,都是一体的,这样看待环保,才能有效避免欠发达地区发生新的污染与破坏。
记者: 您提到欠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其实发达地区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pm2.5等等,它又该走怎样的道路呢?
葛剑雄:我们一直倡导要走绿色的、可持续的、有节制的发展道路。如果人类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的话,最终导致的是物质消耗、提前枯竭。大家过于忙碌与紧张,是为了迅速的富裕,更加的富裕。但房子不是越大越好,追求小而精,更加关注休闲,使得生活质量更加提高,或许总体经济发展会稍微缓一些,但是个人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我们现在一看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或者保持不变,甚至还有所下降,我们就觉得是坏事。其实,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不需要过多增长的。现在,我们不能被物质生产度牵着鼻子走。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的人口密度要大于我们,但是却可以保持着百分之六七十的森林覆盖率。如果每个人都要住别墅,那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现在中国新农村的典型就是家家都是别墅,其实很多空间可能都被浪费了。因此,这就需要政府节制,主流文化和相关学者带头实践这一点,控制社会不必要的物质需求并追求更好的精神追求。
因此,关键还是要拥有更美好的精神文化追求,多着眼精神,而不要狭隘的只看得到物质生活。
记者:这就是自然资本承载门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吧?
葛剑雄:对的。幸福度是有主观参照系的。如果主观参照系不断被调高,客观物质就很难满足,永远追赶不上。主观调高背后是有着文化的驱使的,所以我们要提倡这样的一种哲学的思考,拥有这样的哲学智慧。
记者: 环境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份上,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还是个人的行为,都需要环保意识的树立,但是这应该也会是一个比较漫长艰难的过程吧?
葛剑雄:这个牵涉到很多,比如人的信仰、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的制度等等一系列,比如社会的政治动员能力、控制能力、约束能力等等,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我们的决策是否科学民主,是考虑到人类的共同的利益,还是被某些利益集团所绑架,每个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电力集团就想促使大家多消耗电能,汽车集团就千方百计让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支柱等等,因此政府需要负起责任来,发言权、行动力比较大的人与集体要重视起来。
记者:您对于亚洲智慧怎么看?
葛剑雄:从科学的角度看,不存在单纯的亚洲智慧、中国智慧。但是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民风民俗,那么我们,就要吸收采纳这些独特的智慧。
我注意到古老中国的农业发展,农民在没有天气预报、充分的知识掌握情况下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农业生产。为什么呢?早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并加以长期经验总结出来的,这反而比发布什么天气预报更有效果。这就是一种生成的智慧。亚洲其他国家也有这样很多类似的智慧。我并不是鼓励大家放弃现代科技,重新回到节气指导农作的时代,但是这种大智慧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简单的办法控制复杂的局面。
我认为,智慧一词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办法。人类在发展中已经拥有了很多具体的办法。所以,亚洲智慧更多是当地的特色智慧,抽象的、概括的、理念的,而非简单的、具体的操作。当然,我们在研讨亚洲智慧的同时,还要关注人类共同的科学方法与智慧。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两会期间环保也是很热门的话题。根据您在两会期间的所观所感,在新一任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未来的中国环境道路蓝图是什么,政府又该做到怎样可行性的措施?
葛剑雄:体制的改革可以进行到何种程度会影响到中国的环境进程?政府到底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地方政府往往短视,把环保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看做政绩工程,这就是短期效益了。最近也出现不少民意与决策的冲突,比如启东排污管道等,民众诉求是对的,但未必理性,这里存在着政府如何沟通的问题。一方面,对企业进行更具体的监管,另一方面,要与民众沟通,让民众了解真相。
但很多时候,政府已经说明项目是无害的,为什么民众仍然不相信呢?这就是体制问题。在决策过程中,民众是否得到了他们的角色地位?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工厂可以建在居民区里,而我们的工厂造得很远了,大家仍不肯接受呢?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政府的公信力不够,另一方面,政府有些决策未公开透明、民主科学。有些人提倡要小政府、弱政府,但我认为,强弱大小不是问题,关键是政府本身能找到自己的地位,能够做到民主科学,这样的话,强政府也是可以的,如果起不了积极作用还要干预集权,就会起到很大的负面效果。大家在两会期间环境有很大的关注,也暴露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葛剑雄简介:
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