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海论坛2015”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于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举行,下设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治理五大板块,共21个子论坛。本届上海论坛特别设置了9个高端圆桌会议,重点关注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老龄化、食品安全、信息社会等多个热点话题。在为期三天的会议和研讨中,与会代表将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以专业的视角就以上话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力求集政、商、学界之大成,为亚洲和全球合作发展中的众多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5月23日,在“上海论坛2015” “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亚洲的责任:创新合作模式”上,中国前驻法大使、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吴建民发表演讲时提出,在共同利益的合作基础上合作,但是不结盟,考虑到中国人民的利益,也考虑到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坚持不结盟这一条路,会继续走下去。
吴建民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有三个关键的因素要考虑,第一是世界,第二是中国,第三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其中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习近平在2013年3月份就提出来的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而世界从一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以来一直是一个大国统治世界,其他国家服从和依附的地位,而且大小国不平等。第二点就是中国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过去三十多年大发展,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起门来,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中国起门来就完了,开放与世界合作,中国就会取得大发展。
吴建民说,中国的崛起绝不重蹈西方大国的老路,也绝不称霸,绝不会同美国争取世界霸权,决不会重蹈前苏联的覆辙。第三是坚持不结盟。
吴建民说,发现当今出现新情况,新的两级格局正在出现,一方面是美国、日本同盟,中国和俄罗斯同盟,这一股风,刮到世界,刮到亚洲,刮到中国,好像也在跟这股风。
吴建民提出,二战结束之后的冷战是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主题的。虽然华约1991年3月31日解散了,但是北约依然存在,从16个国家扩大到了28个国家。而且,美国同日本1951年签署的防务条约在前不久随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美国进一步巩固了美日安保合作。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同俄罗斯结盟。这一来是需要结盟的战争时代过去了,二是中国曾经跟苏联结过盟,效果并不好,三是中国早在建国初就在万隆会议明确了不结盟的主张。
在吴建民看来,中国坚持不结盟是考虑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必须保持发展的势头。为了保持发展的势头,中国必须保持开放的势头,保持对外合作的势头。而一结盟就会树敌。中国不需要敌人,中国需要朋友。“现在同中国结成的伙伴已经很多,是因为在共同的益的合作基础上合作,但是不结盟。中国坚持不结盟,考虑到中国人民的利益,也考虑到世界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一条路,会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