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海论坛2015”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于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举行,下设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治理五大板块,共21个子论坛。本届上海论坛特别设置了9个高端圆桌会议,重点关注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老龄化、食品安全、信息社会等多个热点话题。在为期三天的会议和研讨中,与会代表将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以专业的视角就以上话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力求集政、商、学界之大成,为亚洲和全球合作发展中的众多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顾功垒 上海特派员
gugl@sph.com.sg
周末在上海举行的一个论坛上,中国商界代表呼吁中国政府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支持,使中资控股的海外低成本资金回流,参与国内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中国智库学者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进行多元化的资本输出,不要运动式地一哄而上。
复旦大学主办的第十届“上海论坛”上周六(23日)开幕。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从企业家的角度,给政府提出三大建议:一是支持中国企业控股的海外低成本资金回流参与国内医疗、养老、环保、物流等民生、基础设施实体经济投资与融资,便利改善中资企业发行海外低成本债券的审批。
二是支持中资控股的海外消费服务制造升级项目“引回来”,提供注册、认证和进口便利。三是鼓励国企与有海外投资经验的民企联合出去投资,提高效率,减少风险。
梁信军说,中国去年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之后,今年对外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目前规模达“17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都是有可能的。”
复星目前在海外投资的总额约为75亿美元,投资的25个项目分布在15个国家。今年2月,该集团联合多家战略投资者,通过复星控股的投资平台以约9.5亿欧元(约14亿新元)成功购得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98%左右的股权,结束长达近两年的收购。
梁信军说,复星通过投资英国老牌旅游集团Thomas Cook、太阳马戏团等健康快乐时尚产业企业,让海外的龙头公司到中国成长,复星还购买了俄罗斯国家铁路公司发行的债券,认为它“十分安全”。
他并指出,中国企业家要学会在熊市中去投资,在牛市中卖股票去融资,到欧美日市场去买资产,以“熊牛同享”。
上海论坛是非盈利的民间学术组织,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的国际经济论坛,论坛最具影响力的活动是每年5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论坛年会。年会为学界、政界、商界提供交流的平台,为亚洲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发展建议和决策参考。今年的年会设置了“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安全、生态”六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下设五场子论坛。
管涛:资本走出去
与亚投行无直接联系
与会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2008年成立,由40位40岁上下的中国金融精锐组成)高级研究员管涛在“中国金融开放与亚洲市场一体化”分论坛上表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与中国资本走出去并无直接联系,它是非居民管理的多边投资机构,对外投资属于境外机构的对外投资,不直接统计在中国对外资本输出中。
当然,未来如果中资机构有机会和亚投行一起对外投资,可看作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一种。管涛上个月刚辞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职务,加入智库,从事研究工作。
截至2014年,中国对外金融资产6.41万亿(美元,下同,8.57亿新元),对外金融负债2.43万亿美元,净资产仅次于日本,达到1.77万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
不过管涛指出,中国对外资产以储备资产为主,证券投资资产的比例也很小。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中国要在不同地方采取不同形式,让资本输出呈现多元化。同时,资本输出不是输出中国过剩的产能,而是输出像高铁这样有竞争力的产业。
他并认为,中国多渠道资本走出去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避免一哄而上、运动式地搞“一带一路”战略。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城市的风险各异,他认为将来更要树立买者自负、风险自理的市场意识,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货币汇率等对外投资风险,及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用人民币对外放贷,支持沿线国家及机构到中国境内发人民币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学荣誉教授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认为,中国从出口型转为内需消费驱动型经济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应当是要更有效地配置出口和进口产业。政府在为大项目融资时,需要评估项目自身的价值,考虑到债务现状及还款能力,然后在分析人口架构、科技技术、资源定价和政府职能后作出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