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论坛

李泓冰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

一方面,遍布质疑精神的确是一种正能量,但是另一方面亦要防止它演变成单一的破坏性思维不加思考永远说“不”

李泓冰:用新媒体平台来传达正能量

记者:徐盛洁

记者:前不久雅安地震的时候依靠网络声音传达了很多正能量。在这类公共事件里面您怎么去评价主流媒体和依托网络的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分别的作用?

李泓冰:从汶川到雅安,五年的时间,两个突发的灾难性事件,我觉得不管是从官方舆论上还是从民间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都更加趋向理性了。

比较共同的一点就是两者都更具专业主义的角度和立场。官方层面,一些电视报道在当年汶川地震采访过程中有时候表现得过于煽情,大家在反思中开始批判这样的倾向,只不过在事件当时还没有特别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年痛定思痛以后,主流媒体在这方面不断改进,雅安地震的报道就尽量做到不打扰救援进程,体现出尊重、理性和专业精神,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民间的角度也一样,以前汶川地震时候大家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冲过去做志愿者,现在地震消息一传来在微博等平台快速传递的建议就是不要盲目前往阻塞道路,一切都以救灾为第一要义,杜绝作秀和血气之勇。

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就是两个舆论场的质疑精神都增强了。以前公众很容易被煽情所轻易打动,而现在是习惯于怀疑,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进步。比如红十字会的信誉,汶川地震时候红十字会一呼百应,但现在大家都在质疑它的公信力。当然这里面也要考虑是否有非理性层面的意味。那么,我们怎么去应对这样一个不断被质疑的局面?首先,要把质疑精神看成是一种正能量,这是帮助我们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泉。很多现实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解决,都是在公众锲而不舍的质疑和追问下,朝积极和良性的方面转化,促成了社会一个一个局部的净化和进步。

记者:那有没有考虑过怎么去平衡过度质疑?

李泓冰:质疑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觉“塔西佗陷阱”现象,就是不管政府和主流媒体说的是对是错,一概抱持我不相信,不加思考永远在说“不”的破坏性思维。这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造成的,想要挽回非朝夕之功。

去年尼尔森的调查表明,说中国人对于负面评论的爱好要大大高于亚洲平均水平,这是一种破坏性思维主导的表征。国人可能是因为觉得以前意识形态管控过于强烈,好不容易在新媒体这个领域可以畅所欲言,就演变成了一种强烈反弹。其实中国社会也缺乏民主协商、平等讨论的训练,一些网友们习惯于陷于他们也曾强烈不满的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强势姿态,不能容忍异议,动辄漫骂嘲讽甚至人身攻击,且容易表现出戾气深重、苦大仇深的所谓屌丝心态,热衷传播坏消息,对一些失真的夸大的坏消息来不及甄别,在个别事件中还会走向非理性,伤及无辜,甚至成为暴民情绪的演泄和消费苦难的一种狂欢。这种在自媒体上出现的非理性倾向就带有破坏性。这实际上也暴露了我们从五四以来科学和民主的训练,到今天依然是远远不够,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

但必须看到的是,总体来说网络舆论场还是正能量更多,这是肯定的。

记者:您在上午的报告中也提到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这样一些自媒体的新平台,您怎么理解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推广?有没有考虑过让它转型得更平民化一点?

李泓冰: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是在编委会领导下,秉承“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理念,由一群年轻而有活力的编辑记者在操作的。人民日报在走近大众走近年轻读者方面一直做着多重努力,法人微博是其中一个方面,去年张研农社长还领衔了“人民日报进复旦”的活动,这是本报第七次走进大学校园。另外如今到处能看到的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也是一种搭建人民日报电子化传播平台的努力。

很多网友对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一些声音经常会惊讶:“这是人民日报吗?居然会说这样的话”。实际上,人民日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吹鼓手,特别是在中国改革的关键节点,它一直都是助推的积极力量。

现在那么多媒体办微博,相对人民日报微博的涨粉速度最快,这和公众仍然关注人民日报的影响力有关。人民日报的记者有站在推进改革一面的传统。这也包括本报自身的改革,互联网层面上,人民网是第一家主流媒体建起的门户网站,微博层面本报法人微博的出色表现也有目共睹,电子阅报栏在上海也推广顺利,另外还有“人民搜索”的探索,总体来说人民日报在新媒体时代一直在积极转型中。

当然,主流媒体也需要有现代营销意识,包括人民日报,当然目前来看,本报对自己的推广力度和效果依然不理想。大家一直以来对人民日报的观感都是保守、刻板等等,其实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是,很多公众聚焦的议题设置就出自人民日报。比如大学毕业生北上广的生存困境,“逃离北上广”这个议题就是人民日报最先提出的;还有关于阶层固化、代际世袭等,也是人民日报最先提出的。人民日报其实有很多值得阅读的新闻与评论,只不过很多人不曾阅读就一味批判。当法人微博把本报报道或者评论当中的140字摘出来发表,不少网友都很惊讶地表示“这是人民日报吗?”还多虑地担心,“小编要下岗了吧”,其实这就是人民日报一直以来的声音。没有微博,大家都看不到,有一点习惯性的偏见,微博是一个很好的让公众了解并阅读人民日报的机会。但是只有一个微博还远不够,现在我们依然在努力中。

年轻人要了解中国政治也不能够离开人民日报,毕竟这是了解中国当代史最不容忽视的、也是和中国政治离得最近的一家媒体,学人文学科、学新闻的大学生,如果绕开人民日报,只是满足于轻飘而随意的批判指责,这也是一种怠惰和对自己专业的不负责任。

记者:再来谈谈纸质媒体的现状,很多人认为纸媒走不远了,即将走向消亡,您怎么看?

李泓冰:我也不太乐观。美国有学者预测,认为2044年传统纸质媒体将消亡,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不知道这个具体的日期是怎么推算出来的,但是纸媒的发展前景肯定是不乐观的。我们学新闻的时候都知道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最老牌的报纸,但是现在它也已经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了,美国传统报业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估计在中国这个消亡的过程可能会再往后推迟一段时间,但这一定是个趋势。

纸媒在和互联网的竞争中肯定是处于弱势地位,当然我们现在无法预测未来究竟会出现什么情况。一来是纸媒可能像邮票一样进入收藏领域,好比文物收藏,在日常生活里可能不太看到了但是收藏家那里还保存着;二来就是总有小部分的读者会偏爱看报纸胜过在网络上看新闻,就像很多人就是偏爱纸质图书胜过电子书。另外还有一个不可预测性,举个例子,以前大家都觉得广播要消亡了,但是汽车时代挽救了广播的命运,即便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也不能取代广播的地位,因为开车不能上网但是耳朵可以随时听讯息。所以未来纸质媒体会不会也出现一个类似于汽车时代的情况来挽救,一切都还是未知。

总之纸媒作为处在弱势地位的传播方式正在走向消亡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或者说会不会有柳暗花明的契机现在没有办法预测。

简介:

李泓冰,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教科文部。1994年,往上海参与创办人民日报华东分社。2003年被聘为高级编辑。现任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